數據顯示,8月10月電解鈷價格下跌0.4萬元/噸至35.1萬元/噸,而在前一交易日電解鈷大幅上漲4.2萬元/噸至35.5萬元/噸,是連續多日下跌后的*上漲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日有消息稱鈷金屬要被戰略收儲,多家媒體也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,該消息屬實。
國內的鈷產品主要應用在鋰電池、硬質合金、高溫合金、磁性材料、催化劑等制造領域,其中,鋰電池的鈷產品消費量占比超過80%,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市場的擴大將進一步推動市場對鈷的需求。
中國地質調查局預測,我國未來鈷需求將達到2025年12萬噸、2030年19萬噸、2035年27萬噸,未來15年累計需求將高達248萬噸,是過去70年累計消費總量的3.8倍。
目前,鈷全球大部分份額的供給來自剛果,冶煉產能幾乎集中在中國,而國內90%以上的鈷都依賴于進口,很容易造成“卡脖子”問題。業內機構預計,2022-2023年全球鈷礦供給增長較快,鈷行業將維持供需緊平衡;2024年后新增鈷礦有限,鈷供應短缺將加劇。屆時國內鈷供應也將受到較大影響。
近年來,為保障資源供應,相關企業不斷加快收購速度,全球“掃礦”。據媒體報道,多年來通過收購和合資等方式,中國企業占據剛果(金)鈷礦的70%,截至2021年,剛果(金)19座鈷礦中有15座由中國企業擁有或提供資金。
但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礦產資源產業鏈由國際分工合作構成,為此,企業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領域延伸。
早在2019年,洛陽鉬業便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洛鉬控股擬收購NSRC100%股權,從而間接持有全球第三達金屬貿易商IXM100%股權。
就在特斯拉公布稱,將與中國企業華友鈷業和中偉股份簽訂供貨框架協議,后兩家企業將向特斯拉供應電池材料三元前驅體。
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,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。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、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、及時性、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,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。據此投資,風險自擔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