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1 標題
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字,題名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,要便于編制題錄、索引和選定關鍵詞,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詞、字符、代號。
2.2 作者及單位
作者應是論文撰寫者,是作品的直接責任者。多位作者時,除有特別聲明外,第一作者就是第一權利、第一責任和第一義務者。作者工作單位應寫正式全稱,后加省、市(縣)名、郵編。
2.3 摘要及關鍵詞
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,包括研究目的、研究方法、研究結果和結論4個層次,文字力求簡練,一般為200~300字。 關鍵詞應遵照GB 3860—1995《文獻敘詞標引規則》,一般應有3~8個.
2.4 正文
文稿內容須實事求是,數據可靠,論點明確。文稿篇幅(含正文、圖、表、參考文獻和中英文摘要)一般不超過6000字。
漢字的使用應嚴格采用規范字。除特殊需要外,不得使用繁體字、異體字等不規范漢字。標點符號的使用,執行GB/T 15834—1995《標點符號用法》。
文中各章節層次應遵照CY/T 35—2001《科技文獻的章節編號方法》,采用阿拉伯數字分三級編號;一律左頂格排版,后空一個字再接排標題。一級層次形如“1,2,3,…”,二級層次如“1.1,1.2,…”,三級層次如“1.1.1,1.1.2,…”排序。
嚴格執行GB 3100-3102—93《量和單位》規定的名稱、符號和書寫規則。
圖、表、公式、參考文獻的序號統一用阿拉伯數字編碼,如圖1、表2、式3、文獻[4];圖、表隨文給出,且有獨立于文章的標題,先見文后見圖、表。
2.5 參考文獻
參考文獻只列出已經公開出版,且在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文獻,采用順序編碼制,文后參考文獻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。各類文獻的文后著錄格式遵照GB 7714—87《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》。
2.6 英文部分
英文部分包括標題、作者姓名、工作單位、摘要及關鍵詞,必須與中文相應部分文意一致,一一對應。要求用詞準確,符合英語習慣,語句簡練。
2.7 作者簡介
來稿請附第一作者簡介,包括姓名、出生年、性別、學歷、職稱、主要研究方向等,并留下通信方式、聯系電話、電子信箱等聯系方式。